玩不转《电子营销推广》?别再当冤大头了,这才是底层心法
又是一个加班的深夜吧?我猜你正对着电脑屏幕发愁,看着后台那点可怜的曝光量,还有那个烧钱速度比印钞机还快的广告费,心里是不是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?
“为什么我的东西明明那么好,就是没人看?”
“为什么我学了那么多课程,什么信息流、什么SEO、什么直播带货,搞起来还是一团糟?”
“这该死的流量,到底在哪儿啊?!”
打住,打住。先别急着砸键盘。
让我先问你个问题:你觉得,咱们现在聊的这门手艺,它的本质是啥?
很多人会脱口而出:技术!算法!数据分析!
听起来特别高大上,对吧?像是华尔街精英在捣鼓的玩意儿。但说句扎心的大实话,如果你脑子里只有这些,那你可能从一开始,方向就跑偏了。而且是那种南辕北辙的偏。
我干这行有些年头了,从最早的论坛、博客时代,一路摸爬滚打到现在的短视频、直播电商。烧过的钱,能在我老家小县城买套房;踩过的坑,连起来能建一小段长城。今天,我就不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了,咱们就掰扯掰扯,这门手艺底下,那个真正让你“开窍”的东西,到底是什么。
忘掉“推广”,记住“勾引”
你发现没,咱们这个时代的消费者,尤其是年轻人,一个个都精得跟猴儿似的。他们身上仿佛装了“广告雷达”,任何一丝丝想“推”给他的东西,都会触发警报,然后条件反射地——“划走”。
所以,别再想着怎么把你的东西“推”出去了,你得换个姿态。
你要变成一个讲故事的人,一个有趣的灵魂,一个神秘的宝藏洞穴。你的所有动作,都不是在说“快来买我的东西啊!”,而是在说:“嘿,我这儿有个特好玩儿的事,你要不要过来瞅一眼?”
这叫什么?这叫建立一个“场”。
听着有点玄学是吧?我给你打个比方。
你走进一家苹果专卖店,那种通透明亮、简约高级的感觉,是不是让你下意识地觉得,这里的东西就该是这个价?你再走进路边一家贴满“大甩卖”红纸条的手机店,就算里面摆着同样型号的iPhone,你心里是不是也会犯嘀咕?
这就是“场”的力量。
在线上,你的店铺装修、你的文案、你的图片视频风格、你和粉丝的每一次互动……所有这些细节,共同构建了你的“场”。这个场,决定了用户对你的第一印象,决定了他愿不愿意在你这儿多待一秒钟。
我之前带过一个徒弟,是个特文艺的小姑娘,自己做手工香薰蜡烛。一开始,她就学别人搞打折、送优惠券,效果奇差。我说你停一停,你别卖货了,你先聊聊天。
她听了我的,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:今天为了找一种特别的蓝色花材,跑了三个花卉市场;昨天调香的时候,不小心把两种精油搞混了,结果意外发现了一个“雨后森林”的味道;她还会拍下蜡烛在不同光线下融化的样子,配上一段她喜欢的诗。
她没说一个“买”字,但她的评论区开始热闹起来。
“姐姐,你这个‘雨后森林’的味道,能感受到!”
“看你的日常好治愈啊,感觉生活都慢下来了。”
……
后来呢?她的蜡烛,不定时上新,每次都是秒空。买家们甚至不叫她老板,叫她“森林的守护者”。
你看,她做的,就是“勾引”。她用故事和情绪,编织了一个充满美感和治愈感的“场”。你一旦走进这个场,你消费的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蜡烛,而是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这,才是高级的玩法。
别迷信“爆款”,要相信“日常”
我知道,现在所有人都很焦虑,都想一夜暴富,都想搞个爆款出来。各种课程也都在教你怎么追热点、怎么用洗脑神曲、怎么三秒抓住眼球。
有用吗?可能有用。但那种爆款,就像是中彩票,充满了偶然性。而且,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一阵风刮过,最后啥也没剩下。
真正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的,不是那一次两次的“神来之笔”,而是你日复一日的,“无聊”的坚持。
我认识一个在网上卖小众咖啡豆的大哥。他的视频,说实话,挺“土”的。没有炫酷的转场,没有激昂的BGM。他每天就干一件事:雷打不动地,在早上八点,给自己手冲一杯咖啡。
从磨豆子开始,水温多少、粉水比多少、闷蒸多少秒、绕圈手法是怎样……他一边做,一边用那种略带沙哑的嗓音,絮絮叨叨地解说。有时候还会聊聊今天天气怎么样,门口的猫又来讨食了。
一开始,看的人寥寥无几。但他就像个偏执狂,就这么日复地拍了两年。
两年后发生了什么?
他的直播间,每天早上都有一大群“老铁”等着他“开播”。大家一边看他冲咖啡,一边在评论区聊天,像个线上的老茶馆。他的咖啡豆,根本不愁卖。很多人留言说:“每天早上不看老哥冲一杯,总感觉一天缺点啥。”
他没有爆款,但他把自己,活成了一个品牌。
他的“日常”,给了用户一种强烈的“陪伴感”和“确定性”。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,这种感觉,是无价之宝。
所以,朋友们,别总想着怎么一步登天了。找准一件你真正热爱、并且能带给别人价值的小事,然后,像个傻子一样,重复它,打磨它。把你的专业、你的审美、你的生活态度,揉进这日复含一日的“无聊”里。
时间,会给你最丰厚的回报。
终极秘诀:成为一个“人”,一个活生生的“人”
我们聊了“场”,聊了“日常”。最后,我想说一个最核心,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点。
那就是,你必须让自己,在屏幕那头,像一个活生生的人。
有优点,也得有缺点。
会分享干货,偶尔也吐吐槽。
能优雅地喝下午茶,也能撸着串子骂骂咧咧。
为什么?
因为用户早就厌倦了那些完美无瑕、毫无破绽的“品牌人设”了。那种感觉太假,太冰冷,像个机器人。
人,只愿意和另一个“人”产生连接。
你有没有发现,现在最火的那些博主、主播,或多或少都有点“毛病”?有的嘴碎,有的爱哭,有的社恐,有的脾气爆。但恰恰是这些“不完美”,让他们显得无比真实,无比可爱。
我们关注他们,消费他们的产品,有时候不仅仅是因为东西好,更是因为我们从他们身上,看到了自己的影子,找到了一种情感的共鸣。这叫“人格魅力体”。
所以,别再把自己藏在Logo后面了。
走出来。
分享你的成功,也别害怕暴露你的窘迫。
说说你的热爱,也聊聊你的迷茫。
用你的口头禅,用你的表情包,用你最舒服的方式去表达。
当你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卖货账号,而是一个有血有肉、有笑有泪的朋友时,你会发现,生意,会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和快乐。
因为大家不是在买你的东西,而是在“支持你这个人”。这种信任,是任何营销技巧都换不来的,是你在数字世界里,最坚固的护城河。
好了,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,也不知道对你有没有一点点启发。
这门叫《电子营销推广》的学问,其实一点也不复杂。扒掉所有花里胡哨的外衣,它最终指向的,就是人性。
去理解人,去打动人,去连接人。
当你开始用这个视角,重新审视你正在做的事情时,相信我,世界会大不相同。
别再熬夜了,早点休息。明天,试着去跟你第一个用户,像朋友一样,聊聊天吧。
本内容由运营狗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201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