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瞎折腾了!这才是《山东互联网推广》的底层逻辑,土味儿里刨金
手里紧紧攥着一套从北京、上海“取经”回来的打法,对着齐鲁大地就是一通猛如虎的操作,结果呢?水土不服。流量哗啦啦地来,又哗啦啦地走,比趵突泉那三股泉眼喷得都欢实,就是落不到自己口袋里。
很多人一提到山东,脑子里立马蹦出几个词:实在、土、讲人情、爱面子。然后呢,他们做的内容,就奔着这几个标签去了。找个大哥,穿个跨栏背心,镜头前咔咔一顿猛吃,要么就是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方言,硬凹“老铁”人设。
我跟你讲,这都是在第一层。你以为你在演山东,其实是在消费山东,本地人一眼就看穿了你的小九九,烦你还来不及呢!
真正的密码,根本不在于你有多“土”,而在于你有多“真”。
你以为的“实在”,不是便宜,是“值当”
我见过太多翻车的例子了。一个做美妆的品牌,想打入山东市场,上来就是一顿骨折价,买一送八,恨不得把仓库都给你搬回家。他们以为山东大妞就吃这套,图便宜。
大错特错!
山东人消费逻辑里的“实在”,翻译过来不叫“Cheap”,而是“Worth it”。啥意思?就是我花的每一分钱,都得让我感觉“值当了”。这个“值”,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,更是精神层面的。
你这口红,便宜是便宜,但你那主播说话阴阳怪气的,介绍产品跟背稿子一样,没一点儿人情味。我为啥要买你的?我楼下超市大姐,虽然不懂什么色号,但她会拉着我的手说:“闺女,这个颜色你涂了肯定好看,显得气色好!不好看你拿回来退给姐!”
你看到了吗?后者给我的,除了产品,还有一份信任和关怀。这份“人情”,就是“值当”的一部分。
所以,别再把你的直播间搞得跟冰冷的流水线工厂一样。把它变成你家的客厅,或者村口的“大集”。主播不是销售员,他是你的一个邻家大哥,或者一个爽朗的嫂子。他不是在催你下单,而是在跟你“唠嗑”。
“哎呀,家人们,今天这批苹果,是我老丈人从山上刚摘下来的,你们看这果子,带着露水珠呢。不打蜡,不催熟,我闺女都是直接啃的。你们尝尝,甜不甜?不甜你来找我!”
这种感觉,是任何“满减”“折扣”都给不了的。这是把信任成本前置了,你卖的不是苹果,你卖的是“我老丈人种的”这份信誉。
别再模仿“土味儿”了,去理解“大集文化”
很多人做山东市场的推广,总想去复刻那些现象级的“土味”博主。比如学人家在田间地头做饭,学人家用大铁锅炖一切。
兄弟,你这是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。
那个“土”的表象背后,是一套根植于山东人血液里的“大集文化”。你有没有去赶过山东的大集?如果没有,我劝你别做山东市场了,你根本没入门。
大集是什么?它是一个临时的、流动的、充满烟火气的社交中心。它有几个核心特点:
-
“凑热闹”的氛围感:大集不是一个单纯买东西的地方,它是个“场”。人山人海,吆喝声、讨价还价声、孩子哭闹声混在一起,形成一种独特的能量场。人们去赶集,本身就是一种娱乐。你的线上内容,能不能制造出这种“热闹”的感觉?比如,你的直播是不是总在固定的时间,像赶集一样形成用户的习惯?你的秒杀、你的抽奖,是不是能让大家感觉“哎呀,晚了就没了,我得去凑个热闹”?
-
眼见为实的信任感:在大集上,卖豆腐的,会当着你的面把热气腾腾的豆腐从模具里拿出来;卖烧鸡的,那香味能飘半里地;卖衣服的,你随便试,老板还会夸你“真俊”。一切都是现场的、可触摸的、未经修饰的。你的内容呢?是不是还在用那些过度美颜的滤镜和精修到看不出人样的模特图?你敢不敢把你的产品,用最“笨拙”的方式展示出来?敢不敢直播卸妆?敢不敢把衣服扔进洗衣机里搅,证明它不掉色?这种“笨拙”的真实,比任何华丽的广告都更能打动山东的消费者。
-
“街坊邻里”的社交链接:赶集能碰到熟人,大家会互相推荐,“哎,老王家那西瓜不错,你去看看”。这种基于真实社交关系的口碑传播,是效率最高的。在线上,你的私域流量池就是你的“街坊邻里”。别把你的粉丝群当成广告发布群,把它当成一个村的村民群。在里面聊家常,分享生活,解决问题,偶尔发发福利。当群里的“李大姐”说你的东西好用时,比你发一百遍广告都管用。
从“好客山东”到“新锐山东”,找到你的连接点
一说山东,就是煎饼大葱,好客山东。这没错,这是山东的底色。但现在的山东,早就不是只有这一面了。
你去青岛看看,那些藏在老城区的咖啡馆、独立书店、设计师品牌店,充满了文艺和腔调。你去济南看看,那些玩乐队的、做潮牌的、搞策展的年轻人,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定义新的“山东范儿”。
这帮新一代的山东年轻人,他们既有骨子里的“实在”和“仗义”,又有对新事物的好奇和追求。他们可能一边听着黑胶唱片,一边就着大蒜吃哈密瓜。这种反差萌,就是巨大的内容宝藏。
你的品牌,能不能和这种“新锐山东”产生连接?
我认识一个在威海做海鲜干货的小伙子,他没走传统路线,没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饱经风霜的渔民。他的定位是“一个热爱冲浪的文艺青年,顺便卖点我爸晒的海鲜”。
他的视频,一半是他在海边冲浪、弹吉他、拍绝美的日落,一半是他回家后,用最质朴的方式,教大家怎么泡发海参,怎么做油焖大虾。
他的受众,不仅仅是想买海鲜的人,更是被他那种“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”的生活方式所吸引的年轻人。他卖的不是海鲜干货,他卖的是一种理想生活的解决方案。这就是高级的打法。
所以,别再抱着老黄历不放了。去找到那些正在崛起的山东本土文化符号,去和那些有趣的本地青年KOL合作,去呈现一个更多元、更立体、更酷的山东。
最后,给你几句掏心窝子的话
做山东的互联网推广,技巧是次要的,心态是主要的。
第一,放下你的“精英”身段。别总想着“教育”市场,也别搞什么“降维打击”。你得蹲下来,跟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平视。用他们的语言说话,关心他们关心的事情。
第二,多点耐心,多点人情味。山东人认一个东西、一个人,是需要时间的。他会观察你,考验你。一旦他认准了你,那份忠诚度,会超乎你的想象。所以,别想着赚快钱,要想着“交朋友”。
第三,亲自来一趟。别在办公室里看数据报告了,买张高铁票,来山东住上半个月。去赶一次大集,去爬一次泰山,去海边喝一次散装的青岛啤酒,去跟路边下棋的大爷聊聊天。
当你不再琢磨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术语,而是开始琢磨怎么跟屏幕那头的人交个朋友,喝顿酒的时候,你的《山东互联网推广》这门课,才算真正入了门。
山东这片沃土,机会多得是,路子野得很。
就看你,敢不敢,用不用心了。
本内容由运营猫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20265.html